河豚

說到河豚,腦中浮現的詞彙便是,劇毒、多刺、圓滾滾。即使如此,與其他水生動物卻也有著相似的命運─成為桌上一道美味的佳餚。河豚的劇毒與鮮美使得人們在冒險刺激的致命誘惑中無法自拔,然而在成千上萬的河豚、或說動物們被啖食的當下,人們腦中只剩滿足口腹的想像,而不見他們曾經活躍的身影淪為刀下亡魂,齒間腐肉,就和我們一樣,有生命、有悲喜、有生活、有親眷、有文化、有感覺。

圖片3.png

 

 

殺河豚的過程

虎河豚,在日本被譽為最上等的生魚片,古諺云:「拚死吃河豚。」明知河豚有著劇毒,然口慾終究勝過了恐懼,想方設法只為一飽好奇與挑戰的滋味。薄如蟬翼的生魚片上桌,剔透精緻的美食勾人味蕾,然而盤中美味由來處,汝可知乎?

殺河豚時,先在鮮活的河豚身上劃下數刀剝去他滿是毒刺的外皮,殺河豚跟殺其他魚不一樣,看不到血,因為河豚魚是冷血動物,在宰殺的瞬間血就凝固起來,所以看不到河豚的血在流淌,但可以看見他張大嘴無助而恐懼的呼息。而後用力一刀將他的頭剁下,魚身甚至還在痛苦掙扎,挖出河豚含有毒素的眼睛、魚子、肝臟,就連血液也要去除,去除血的方法就是將河豚魚的脊椎剪斷,再慢慢擠壓出血液。還有一個地方血液多,就是臍上脊骨兩側的2塊「核桃肉」,滿含血液,不清除掉就不能食用,這是何等殘忍的過程,在享受美味的同時,饕客們也將河豚們的那份怨恨吞食入腹。

圖片2.png

影片連結:生宰河豚(內含令人不適畫面,慎點)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J8bxmfSmbY

 

河豚肉毒過砒霜

 

  怎樣認識和鑑別河豚魚預防河豚魚中毒,首先要認識到河豚魚有毒,並能識別其形狀,以防誤食中毒。河豚魚體形長、圓,頭比較方、扁,有的有美麗的斑紋,有些則沒有斑紋,而是一片黑色。也有形容河豚魚外觀呈菱形,眼睛內陷半露眼球,上下齒各有兩個牙齒形似人牙。鰓小不明顯,肚腹為黃白色,背腹有小白刺,魚體光滑無鱗,呈黑黃色。 

              很多人都知道河豚有劇毒,但到底有多毒?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工作人員介紹,河豚有上百個品種,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有河豚毒素。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,毒性大約為氰化物的1200倍,人食入豚毒0.5毫克—3毫克就能致死。河豚的肝臟、血液、卵巢、生殖腺等均有毒,海裡捕撈到的河豚,如果死太久,毒素就會滲透到魚肉、魚皮里,即使洗得再乾淨,高溫蒸煮也沒用。河豚魚中毒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。潛伏期很短,短至10分鐘~30分鐘,長至3小時~6小時發病。發病急.來勢兇猛。開始時手指、口唇、舌尖發麻或刺痛,然後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四肢麻木無力、身體搖擺、走路困難,嚴重者全身麻痺癱瘓、有語言障礙、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、昏迷,中毒嚴重者最後多死於呼吸衰竭。如果搶救不及時,中毒後最快的10分鐘內死亡,最遲4小時~6小時死亡。有報告顯示,日本人河豚魚中毒病死率為611%

   對於河豚魚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劑,發生中毒以後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,盡快使毒物排出,並對症治療。當然,儘管河豚在烹飪的時候長時間的蒸煮可以使毒性失效,為了預防意外發生,人們還是不要抱著僥倖心理,為了貪一時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魚

圖片1.png

 

生魚片,病菌可能伺機入侵

 

  雖然生食一向為養生健康人士所推崇,但在各種衛生條件與病菌滋生的疑慮下,生食魚肉恐怕還是存在風險。
  就營養層面來看,生魚片由於沒有經過烹煮的過程,所以可以保留魚肉完整的鮮味與養分,而且口感滑順、易咀嚼消化,因此是許多饕客的最愛;但從衛生角度來考量,如果生魚片沒有經過很好地處理,即可能成為人們罹患傳染病的根源。
  很多人認為善用山葵等醬料能夠充分達到殺菌的效果,但事實上有些寄生蟲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,例如肝吸蟲的囊蚴,一般的調味品如醬油、醋等都不易將之消滅。要特別注意適合肝吸蟲幼蟲寄生的紋沼螺、赤豆螺、長角涵螺等螺類和草魚、鯽魚、鯉魚等魚類;若水域被肝吸蟲卵所污染(主要為人畜糞便污染),生食該水域的魚肉便容易受感染。

  營養學專家建議,孕婦、免疫力差或是腸胃不好的人要避免吃生魚片,因為未煮熟的魚肉含有口塞胺酶 (thiaminase) 會分解維生素 B1,若吃太多可能會造成維生素 B1缺乏,產生疲倦、下肢水腫等情況

arrow
arrow

    W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